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浏览数:64次
一、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:运动训练(专业代码150100) 专门化方向:专项运动训练
二、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: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,且具有一定的体育基础。 基本学制:3年
三、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和竞技体育需求相适应,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体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,掌握主修运动项目必备的知识与能力,具备职业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各级、各类运动员,特别是优秀的运动员后备人才。
四、职业(岗位)面向、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
五、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(一)综合素质 1.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、职业素养、竞争和创新意识。 2.具有规则意识,维护公共利益,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。 3.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。 4.具有良好的责任心、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。 5.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。 6.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。 7.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。 8.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。 (二)职业能力(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表1) 1.行业通用能力: (1)身体素质能力:具有完成运动动作相关的速度、力量、耐力、柔韧、灵敏等身体素质能力。 (2)技术能力:具有主修项目的基本技术、训练方法的能力;同时,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,发展高难度技术,具有技术创新能力。 (3)战术能力:具有良好的战术意识,具有赛前能协助教练员制定详尽的战术计划能力;赛中能根据比赛形式,自我及时调整战术方案的能力。 (4)心理调适能力:具有在日常训练和竞技比赛中进行自我心理训练和心理调适的能力,能较好的适应环境变化,提高竞技应变能力。 (5)智能:具有继续学习文化、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。 2.职业特定能力: (1)竞赛能力:具有“一技之长”,在主修项目上,达到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实践的能力。 (2)指导训练能力:具有一定的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。 (3)组织竞赛能力: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、体育竞赛的能力。 (4)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能力:具有社会体育健身俱乐部服务和管理能力;具有对社会健身人群进行科学健身指导能力。 3.跨行业职业能力: (1)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。 (2)具有经营与管理的基础能力。 (3)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。
六、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 (一)课程结构
(二)教学时间分配
下一篇: 2022质量年度报告
|